黑金的故鄉---猴硐 |
猴硐,在此處的基隆河兩岸有高20公尺左右的懸谷,地勢頗為壯觀!地名的由來為當地的山後懸崖上方有一個猿猴棲息的山洞,所以便稱為「猴洞」,一直到日治時代就把原先的「猴洞」改為現在的「猴硐」。(截自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網站) |
因為地名的關係,這裡到處可看到猴子的標示牌~
遊客服務中心位於第一停車場,把車停在這,離今天要走的古道入口不遠~
侯硐的旅遊地圖在這裡到處可見,不會迷路~
開始今天的健行啦~離登山口0.5km
離金字碑有600m
(怪怪的,難道上面的指示不是到登山口距離?但古道是全長1.8km啊?? 反正既來之則走之囉~)
前往登山口的途中~
登山口到囉~
金字碑古道是屬於淡蘭古道北端一段,跨三貂嶺,南接隆嶺及草嶺,
是先民往來台北-宜蘭必經之路~
途中可見油桐花,但不清楚盛開期到底是過了還是正要開始??
古道都是石階,坡度有點陡,若不常運動,走起來會有點吃力~~
週六走完到今天(週一)還在嚴重鐵腿中>"<
彷彿走不完的階梯~~~
終於走一半啦~
休息後,繼續爬樓梯,這段好陡啊~喘
這是我最愛的一段啦~除了沒階梯外,滿地的落葉,看起來好有fu~
在這裡盡情享受森呼吸啦~
接下來仍是走不完的階梯~~
終於看到金字碑啦~到了這裡才知,還沒到古道終點咧@@”
金字碑是清朝台灣總兵劉明燈登臨至此,頓覺眼界大開,題詩刻於山壁並貼上金箔,故稱金字碑,
是國家三級古蹟,內容是:『雙旌遙向淡蘭來,此日登臨眼界開。大小雞籠明積雪,高低雉堞挾奔雷。穿雲十里連稠隴,夾道千章蔭古槐。海山鯨鯢今息浪,勤修武備拔良才』。
(資料截於旅遊手冊及旅遊資訊王網站)
古道終點是奉憲示禁碑,離金字碑不遠~繼續加油唄~
爬上最後一段階梯就到啦~
同是三級古蹟的奉憲示禁碑~
這裡的景觀都被樹擋住,涼亭也都是休息的遊客~
所以沒停留多久就直接折返啦~
咸豐元年....
原路則返途中,看到別人撿好的油桐花,順便拍一下^^
古道來回走了2.5小時(以我的龜速腳程算的..包括休息/拍照/喘氣的時間...)
當天晚上就開始鐵腿>"<,我果然欠運動啊~~~~~